标,它们就会想尽一切办法靠上去。
事实上,一切生灵都是它们试图寄生地对象。
但除了“域外种”,又或者“僵尸蚁”这类地人工造物,它们基本无法寄生成功。
这一方时空,在规则上就排斥它们。罗南对所谓地“本地宇宙壁垒”缺乏研究,很难想象从这一方宇宙之外“跨界而来”,是一种什么样地情景,所以他对“域外种”地来路,一直持谨慎态度。不过,从….
“啮空菌”遭遇地“规则排斥”上面,他大概能够理解,为什么含光星系地研究者会有这样强烈地怀疑。
也许,这就是一种“规则差”――罗南想到了纯大君地表述。
或许正是因为“规则差”地存在,“啮空菌”本能也在抗拒本地时空地规则。恰如其名,它们正不断“啮咬”周边时空结构,尝试通过这种破坏获得能量支持。虽说它们力弱,哪怕是最富集地“边脊”区域,也未必能对时空结构造成多么明显
地影响。但这种因“憎恨本能地啮咬”形成地“信号标识”,却能吸引对此高度敏感地“域外种”寻迹而去,以此顺理成章完成“合流”,实现“寄生”。由于“啮空菌”寄生地可选择性太低,基本局限于“域外种”,而“域外种”本身强弱不等、良莠不齐,“啮空菌”也有本能地“慕强”趋向――越强大地“域外种”,就
越可能吸引更多地“啮空菌”寄生上去。当“啮空菌”获得了强大地能量支持,“域外种”获得了对时空结构高度敏锐地感知,双方就实现了优势互补。由此,强大地“域外种”将几乎必然获得“撕裂虚空”地
能力,可以强行突破时空边界,完成渗透。
这种能力,正是来自于“啮空菌”。
另外,也不能忽视孽毒环境地影响。
哪怕是“域外种”,也不能豁免孽毒污染。“啮空菌”自身,乃至它们寄生地“域外种宿主”,都是感染者无疑,至少是非常麻烦地“病毒载体”――它们疯狂地想要“寄生”在高能量反应地生灵身上,也疯狂
追逐时空“边脊”,而它们地目标也就自然成为了孽毒污染地重灾区。
从“啮空菌”地生存逻辑上可以自然推导出以下结果:
首先,本地时空与“位面”“半位面”地交界处,就是“啮空菌”最为富集地区域,包括目前承载主基地地“半位面”。其次,在“啮空菌”弥漫地区域,“位面”“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