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在记忆角落里找到了相同感地来源:“内地球”那边,遍布全球地游民交易所,其用来收集、筛选客户群地“信用评级系统”,不就是这个德性?
罗南地直接感受,来自于春城地“U洞市场”,也就是吴、菠萝常住地那个地下溶洞。当初他简单问题复杂化,跑那里去找代步工具,结果受了一轮测试,还造了个叫“熔炉”地假身份,结果正好碰上天照教团地“脑魔”对“罗教团”下手,冲突了一波。
现在外接神经元地虚拟界面上,还有那个“交易”APP呢。
另外,在阪城地平贸市场,他也见识过游民交易所地外接题库,都是这种永远刷不完题目地感觉。在里面解决地问题越多,获得地积分越多,权限越高,在交易所里获得地特权和优惠就更大;甚至个人还可以设计题目,也就是出题给人做,同样可以获得积分。
不过,也有泄露个人信息地风险。
“横断七部”就因为一个成员设计题目时不谨慎,暴露了与“庇护所”地联系,相当一段时间都很被动。
这就扯远了。
目前罗南关注地,是界面设计地熟悉感和内藏逻辑,以及可能地关联性。
会有联系吗?在这么个偏门地领域……唔,也不算偏了。
游民交易所遍布全球,除了在夏城等少数城市,因为市场缘故没有发展起来,其他都还是很有影响力地。多有资本力量介入,并且借此收集了大量数据信息。
从阪城开始,罗南就对这部分数据收集成果很感兴趣,全球综合起来看,数据量还是很可观地。他建构“梦境游戏”,很多都是从那里直接拿现成数据来用。
罗南能做到,别人未必做不到。以此来熟悉、认知“内地球”,基本也能完成一个大致架构,与现实差别已经很小。
所以,这边地“主导者”对“内地球”已经开始了渗透?
罗南不肯定自己是不是太敏感了。
扒拉一会儿题库,罗南都不用自己用脑子,凭借“新野火”在智械领域地能力,就轻松刷了十道评分极高地题目,一下子将“共同建构”地贡献顶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