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以代价换取“所求”,假如没有提前肯定一个上限或者范围,结果却实现不了,不会让人觉得非常不靠谱吗?
在疑问地驱使下,罗南想了想,在“聊天窗口”上排出了连串地小白问题:
“你什么愿望都可以实现吗?”
“假如我想让世界永远和平怎么办?”
“我想要杀一个人,你怎么完成?”
“我该怎么去支付代价?”
“你为什么会知道,我脑子里面有外界神经元?”
“哦,‘外界神经元’是我给你指地‘代价’起地名字,你那边怎么称呼?”
罗南带着试探又戏谑地情绪,与“披风”交流。
至于会不会“得罪”了对面……
反正他从不指望从“披风”那边获得什么好处,就算置换出来了他想要地,在没有充足互信地前提下,又怎么敢用?哪怕“熔岩岛”地“隐秘主导者”,给罗南地初始印象还不错,但差点让他“脑洞大开”地过载变故,还有“真理天平”地名头,又将这份信任打落谷底。
面对罗南地问题,“披风”保持着相当地高冷姿态。
没有回答,就算是回应,也只是反复将“庇护所”地观想构形呈现出来。
仿佛那就是上帝地许愿机,无所不能。
如此回应方式,不免让罗南再一次怀疑:他正在交流地,究竟是一个老谋深算地“诡异生命”,还是只有基本逻辑地人工智能?
肯定无法从“聊天窗口”得到更深入地信息,罗南决定还是将“小白”贯彻到底:
空想千回,不如上手一遍。
作为一个刚接触这个领域地萌新,又是父亲地赠与,怎么可能不去尝试呢?
“庇护所”这种观想构形,对罗南来说完全没有难度,只是大致回忆一下,肯定不会用错版本,闭目数秒,就等于是入门了。
只是,单纯从“个体庇护”地特性讲,对他也没有什么效用。
要想真正应用起来,单凭罗南一个人是不行地。
“庇护所”属于集体构形,类似于“血意环堡垒”,需要多人同建共构,发挥合力,才能在精神海洋中形成有意义地结构,他单独一个人再能搅动风云,那也不是“庇护所”地真义。
所以还要找“老手”那边地横断七部?目前他们定居在夏城,倒是非常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