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创造条件,让孩子去锻炼,这才是我们应该采取的正确做法。
锻炼可分为体力锻炼、脑力锻炼和综合锻炼。要达到锻炼的目的,一般不能完全靠现成的条件,需要自己创造。
有这么一个例子,之前有一位到米国探亲的中国学者,遇到了这么一件令人深思的事情:有一天,他正在家中看报,突然,有人敲门,开门一看,原来是一个*岁的女孩子和一个五六岁的女孩子。
大孩子非常沉着地对他说:“你们家需要保姆吗?我是来求职的。”
学者好奇地问:“你会什么呢?年纪这么小??????”
大孩子解释说:“我已经9岁了,而且我已经有14个月的工作历史,请看这是我的工作记录单。我可以照看你的孩子,帮助他完成作业。和他一起游戏??????”
大孩子观察到没有聘用她的意思,又进一步说:“你可以试用我一个月,不收工钱。只需要你在我的工作记录单上签个字,它有助于我将来找工作。”
学者指着那个五六岁的孩子问:“她是谁?你还要照顾她吗?”
很快的,学着听到更令他惊奇的回答:“她是我的妹妹。她也是来找工作的。她可以用小推车推你的孩子去散步,她的工作是免费的。”
多么可爱的孩子啊!她们的父母也应该说是了不起的敢于放手让孩子们出来闯天下。
可我们就有那么一些父母,不但自己从没想过创造条件让孩子去锻炼,反而把学校为学生创设的锻炼条件破坏掉,这样的事情在社会上面太多了。
如某学校组织学生去军训,要求学生把自己的行李背到2oo米外的汽车上。竟有父母向学校提出“抗议”:把孩子累坏了谁负责?
最后,这位父母还是自己气哼哼地把学生的行李背到车上,而他的孩子却心安理得地徒手走在后边??????
难道这样的家庭将来能幸福吗?真不知道这位汗流满面的父母是怎样想的!
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自己找答案。每一个孩子都会无休止地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但是问题的答案让孩子如何去得到呢?经验告诉我们:孩子爱不爱提问题。是关系到孩子成才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孩子如何去得到答案,则是关系孩子成才的更重要的因素。
例如,过去的小学课本中,在描写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时,明确地写着,是蝌蚪的尾巴到一定时候,自动脱落。然后变成青蛙的。
学完了这节课后,许多学生就养起了小蝌蚪,看看它是怎样成长的。尤其是想看看它的尾巴是怎样脱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