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阿的整个见面缔约的过程,用时不到一刻钟就结束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尔後,德川家光的侍从们,按约定从杨振的队伍里接走了东福门院皇太后德川和子,随即护卫着德川家光离开了本门寺。
剩下的事情,则留给了当初前往猿岛谈判的幕府大老酒井忠胜坐镇主持交割。
对此,杨振倒也无所谓。
杨振之所以坚决要求德川家光亲自出面缔约,并不仅仅是为了羞辱他。
杨振的目的是,将缔结和约这个事情尽可能Ga0得正式一点。
至少要迫使德川家光正视和约的存在,不能一转头就废了这个和约,然後将和约的达成归咎於幕府的谈判使者,归咎於自己不知情,受到了蒙骗。
所以只要德川家光本人出席了这场缔结和约的仪式,杨振就达到了目的,至於其他的,那就无所谓了。
德川家光离去後,杨振和乐麦阿自然也没有留下的必要。
於是交割赔款与物资的事情,就都交给了手下人。
从上午到下午,双方的赔款与物资交割几乎花费了一整天。
荷人舰队倒是简单,除了一纸合约之外,他们只从幕府这里要到了一次X的二十万两白银赔款。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但是杨振的船队这边,情况就要复杂多了,除了五年分期付款当中属於本年的第一次赔款二十万两白银的交割之外,还有十万石的稻米以及五万石的硫磺。
幸亏杨振本身船队船只数量多,而且先前还分得了鹿儿岛湾内缴获的大批倭人船只,以及分得了在大阪湾缴获的大批倭人船只,否则的话,这麽多东西想一次X运走也是难题。
还好,二十万两白银,不过十吨而已。
而仅仅一艘瀛洲号,其T量与载重如果换算成後世吨位的话,也应该在一千吨左右了。
而且即使没有一千吨,至少八百吨还是有的。
运载起来相对b较困难的,其实还是十万石的稻米和五万石的硫磺。
十万石的稻米,换算成後世计量单位,总重量约合六千吨到七千吨之间。
五万石的硫磺,换算成後世计量单位,总重量约合三千吨到四千吨之间。
杨振麾下船队的大小船只累计已有超过五百条,按理来说,总吨位肯定不是问题。
但是稻米、硫磺等物资,却与金银不同。
金银虽重,但是占据的地方小,一艘瀛洲号就足够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可是几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