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归来以後,杨振正式给长子定名杨徵倭。
这名字要多难听有多难听,金海伯夫人仇碧涵一肚子的不乐意。
可是这个名字是杨振亲自起的,而且拍板决定了,谁也没有办法改变。
杨振抱着儿子,看了看几乎被当成仓房的老屯户儿子的房间,然後转身进入左边那间。
这间房是老赵夫妇居住的,里面除了有一铺土炕以及土炕上简陋的木头炕桌,还有土炕角落里卷着的铺盖,也没有别的什麽家俱了。
杨振也不见外,把儿子往热乎乎的土炕上一放,自己拉着金海伯夫人往炕沿上一坐,就跟一直处在不知所措状态中的老赵夫妇唠起了家常。
杨振问的主要是收成和温饱。
而屯户老赵夫妇躬身站着回答了杨振的各种问题。
直到杨振入门向他们自我介绍,他们才得知,来者乃是金海伯杨振杨都督。
他们要跪,杨振不让他们跪。
同时,杨振让他们也坐着说话,他们又不肯坐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杨振的嘘寒问暖,令屯户老赵夫妇受宠若惊。
相应的,他们在白银山屯落户安家,免费获得了土地,又因为长子从军,减免了所有应缴的公粮,对金海伯杨振早已感恩戴德了。
如今杨振更是到了白银山屯,进到了他们家里,夫妇二人早已经全程处在迷糊状态当中了,杨振问什麽,他们就忙不迭的回答什麽。
而杨振从他们这里,也了解了较早一批移民屯户目前的真实生活情况。
老赵夫妇一家的情况不算最好的,也不是最差的,属於中间情况。
b他们条件好一些的,讲究房舍条件的额,已经不住土坯房了,而是拿银子或者粮食换到了三涧堡的水泥,用石头和青砖盖起了结实的砖石房子。
至於b他们差一些的,虽然也不缺吃,也不缺穿,但是住的地方,仍是刚刚来到此地落脚时挖建的半地下的地窨子。
杨振陪着妻儿,带着随从,在白银山前屯走了一圈,虽然没再次进入哪一家,但是对这些老屯户们的基本情况也了解了个大概齐。
而大年初一杨振的到来,也让整个白银山前屯沸腾了起来。
尽管天气寒冷,几乎滴水成冰,但是听说金海伯杨都督到了屯子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涌到了那条贯穿整个屯子的道路上。
一等杨振离开的马队缓缓经过人群,各种欢呼问候之声此起彼伏,喊成了一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有喊杨都督公侯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