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听后一怔,随即不安地颤抬茄子说道:“湛氏有没告诉你,她那个玩完的老公是不是名叫陶丹,在三国孙吴时曾任扬武将军。吴国被西晋攻灭后,湛氏又带着儿子一路逃难避乱,最终迁居庐江郡,含辛茹苦抚养孩子长大,史称陶母湛氏对教育陶侃起到重要作用。陶侃年幼而孤贫,起初只任县中小吏,家里常患米粮不够……”
长利憨问:“陶侃是谁呀?”有乐似也想起来,伸扇敲头,啧出一声:“陶渊明的曾祖父。”随即去拽胖大之人衣袖,懊恼道:“你为什么把陶侃抱走了,赶快拿去归还给他妈妈!不然历史脉络就改动得太大了,要知道这个婴儿他曾孙陶潜的《桃花源记》属于千古名篇,而且我从小就喜欢诵读。另外似有脍炙人口之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岂止啊?”信孝闻茄说道,“陶侃是历史名将。属于晋朝时期重要的军事将领。唐德宗时奉为武成王庙六十四将之一,至宋徽宗时亦位列武庙七十二将。陶侃出身南方寒门,早年仕途艰难,官位不显。八王之乱时,凭借着自身的才干,深得荆州刺史刘弘的重用,刘弘感叹地对陶侃说:‘我过去担任羊祜公的参军,羊公说我日后一定能到他的地位,今天看到你,一定能够继承老夫我。’此后,陶侃因军功被封为东乡侯……”
胖大之人抱婴嘟囔道:“先前听那蚊样家伙说你们曾抱走了西乡侯的小孩儿,我抱走一个东乡侯不行吗?况且他也有后裔将来迁徙到我们那边……”
“你现下不能抱走他,”信孝闻茄说道,“因为他在历史上很有作为,须要赶快送还其母教育。由于获得刘弘举荐重用,陶侃率军支援琅邪王司马睿,平息流民之乱,一度被授为荆州刺史。因权臣王敦排挤,改镇广州。他支持阮孚大力开发南疆荒域的措施,为阮家南下开辟拓宽了起初最艰难的道路。王敦之乱平息后,陶侃再镇荆州,并加都督荆湘雍梁四州军事、征西大将军。晋明帝死后执掌朝权的外戚庾亮压不住心怀不满的苏峻等实力将领,不出阮孚所料,果然爆发叛乱。陶侃被推为盟主,与江州刺史温峤等组建西方义军,成功讨平叛乱。战后因功加侍中、太尉,都督七州军事,封长沙郡公。随即又领兵擒获擅杀江州刺史刘胤的后将军郭默,兼领江州刺史。陶侃派兵经营巴东,收复襄阳。功成名就之后,陶侃辞官归隐,不久去世,享年七十六岁。获赠大司马,谥号‘桓’。”
恒兴在墙外说道:“陶侃是一代名将,颇有建树。他出身贫寒,又是江南的少数族裔,在西晋南渡成为东晋的风云变幻中,竟冲破门阀垄断为寒门入仕设置的重重障碍,当上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