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需顾忌几分。
他向杨安笑着道:“杨小郎君可别因为这件事坏了科举的心情。在科举时遇到这样糟心的事,是本官监管不力。”
此番科举。
杨安对大夏官场还真是刷新了认知。
此前在他眼里。
大夏官场简直臭不可闻,从孙铭到刺史崔万州,再到节度使林业平,除了自己的姐夫,里里外外没一个好东西!
可今天在这考场遇到的。
不仅是冷考官,还有这位梁学士,居然都如此公正,公正到姜首座的玉令都没派上用场!
一时之间。
杨安竟有些恍惚,怀疑自己身处的真的还是那个大夏吗?
还是头一次遇到这样的好官。
他不敢怠慢赶忙起身抱拳回礼:“多谢梁大人,还有冷大人!二位的维护,学生感激之至。”
梁大人笑道:“无妨,维护考场秩序本就是我等职责,小郎君安心考试便是,本官观你容光焕发,眉心之间似有灵气喷薄而出,定是一位大才,此番定然榜上有名。”
杨安笑道:“那学生就承大人吉言了。”
梁大学士哈哈大笑。
事已至此,他也不在这里多待,离去前嘱咐那位冷考官道:“再出现任何纰漏,本官可就要拿你是问了。”
冷考官赶忙抱拳道:“大人放心,绝对不会再出任何事。”
梁大人点了点头。
大步离去。
科举向来竞争极大,三次落榜、四次落榜乃至五次落榜都是常有的事。
不少考生都已三四十岁。
却仍坚持赴考,其中的心酸唯有自知。
他们刚才听崔文礼所言。
便觉得他极其不讲道理,有心为杨安鸣不平,却碍于崔文礼的权势,敢怒不敢言,此时见梁学士主持公,纷纷窃窃私语起来。
“这位梁大人果然是个好官啊,处事如此公平行事,实在少见。”
“那可不,梁大人可是长安城来的学士,读了那么多圣贤书,人品自然高洁。”
“哎,有些人还真把云州城当成自己家了,也太放肆了。”
听着这些议论声。
从没吃过如此大亏是崔文礼的脸色发黑,与赵贵真道:“那梁学士,如此不讲道理,搬弄是非,用强权压人,偏袒杨安,抱歉真妹,让你受委屈了。”
赵贵真道:“让郎君为我做到这步,我已是非常感激,杨安这次不过是运气好,不是郎君的错。”
崔文礼大为感动拉着赵贵真的手道:“真妹,你去坐我的位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