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头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去,但张建军的反击已然奏效。
14k的肥彪变得异常“乖巧”,甚至主动派人送来一份厚礼“压惊”,并信誓旦旦保证约束手下。
经此一役,张建军在香江地下世界和部分华商圈子里的名声悄然改变。
不再仅仅是运气好的北佬或贺先生的合作伙伴,更增添了一层“手段狠辣、深不可测”的色彩。
一些原本观望的中小华商,反而觉得跟着这样一位既有眼光又有实力的狠人,或许更有保障。
第一次华商联谊会的成功磋商效应开始显现。
利铭泽家族旗下的一家公司,主动联系建邦实业,试探性地提出可以将其部分纺织品的出口运输业务,交给振华航运试试水。
虽然量不大,但意义非凡!
霍英东方面也通过秘书传来口信,邀请张建军方便时前往其公司,详谈关于东南亚航线合作的可能性。
就连之前有些犹豫的其他几位华商,也态度转暖,表示可以在原材料联合采购方面进行初步合作,共同应对英资供应商的价格歧视。
一股微弱但确实存在的华商联合势头,正在慢慢凝聚。张建军作为发起人,自然成为其中的核心纽带之一。
张建军深知打铁需趁热的道理。他立刻让陈威廉跟进利家的运输业务,务必做到尽善尽美,打响第一炮。
同时,他亲自准备与霍英东会面的资料,重点阐述股灾后东南亚市场的机遇和双方优势互补的可能。
商业上的合纵连横初步打开局面,但张建军并未放松警惕。林向东和英资绝不会就此罢休,下一次的反扑只会更加凶猛和隐蔽。
强化自身力量是永恒的主题。
“系统,购买两名普通忠诚手下(10万/人)。”账户资金再次减少二十万。
如今摊子铺开,需要更多可靠的人手填充到关键岗位,尤其是新收购的工厂和码头,需要可靠的监管。
【购买成功。人员将合理抵达。】
同时,他召见了龙五。
“安保公司的训练基地选址和初期人员招募,进行得如何?”
“老板,已在元朗找到一处废弃仓库,地方偏僻,面积足够,正在改造。首批招募了三十人,主要是退役军人和大圈仔,底子干净,肯吃苦。正在进行初步筛选和背景调查。”龙五汇报得一板一眼。
“训练强度要加大,淘汰率要提高。我要的是精锐,不是保安。装备采购清单我看过了,没问题,尽快落实。尤其是通讯和运输工具,要保证。”
“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