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英东的牵线起了作用。
恒生银行和东亚银行先后派人接触了张建军,经过一番谨慎的评估,最终各自批下了一笔额度可观的短期贷款,利率比市场略高,但解了燃眉之急。
资金到账,张建军立刻将大部分投入电子厂的产能扩张。
周师傅带着团队日夜赶工,新设备安装调试进展神速。蛇仔明也成功物色到两家濒临倒闭的小型电子元件厂,以极低的价格整体收购,熟练工人和现有订单一并接收,迅速整合进生产体系。
现金流的压力暂时得到缓解,但张建军心中的弦却绷得更紧。他知道,银行的贷款只是权宜之计,怡和绝不会善罢甘休。
果然,几天后,市场传出消息,怡和旗下的一家子公司,突然大幅提高了几种特种塑料和金属原料的报价,而这几种原料,正是张建军旗下电子厂和永新纺织生产所必需的,短期内难以找到替代供应商。
“这是阳谋。”陈威廉看着最新的采购报价单,眉头紧锁,“他们算准了我们短期内找不到替代货源,只能接受涨价。这样一来,我们的成本要增加至少一成半。”
“那就接受。”张建军语气平静,“暂时按他们的价格下单,保证生产不间断。”
“老板,这…”
“照做。但同时,让采购部的人立刻动身,去日本,去德国,哪怕价格更高,也要找到两到三家备选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张建军吩咐道,“我们不能永远被人掐着脖子。”
“我马上去安排。”陈威廉点头。
正面市场的博弈在继续,暗地里的较量也从未停止。
龙四加强了对怡和证券投资部的监控,发现戴维斯经理虽然暂时安稳了,但冯永发却似乎并未受到太大影响,只是变得更加谨慎。他私下与几个英资基金经理的会面更加频繁。
“老板,冯永发可能在筹划一次针对某只华资地产股的行动。”龙四分析道,“他们最近在大量借入‘昌荣地产’的股票,像是在准备做空。”
“昌荣地产…”张建军回忆了一下,这是一家规模中等的华资公司,主要业务在九龙城寨周边,产权复杂,但地皮位置不错。“盯紧他们。如果能抓到确凿证据,或许能送冯永发一份大礼。”
“明白。”
另一方面,针对台岛方面的调查也有了进展。
龙四通过特殊渠道,确认了那个金丝眼镜男的身份——确实是台岛驻港机构的一个中层干部,负责情报收集。近期其手下人员活动频繁,与几家亲台岛的小报社交往甚密。
“他们很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