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停工。”张建军冷静下令,“另外,让周师傅看看,能不能在工程设计上做些调整,减少对特定型号建材的依赖。”
“空运成本太高了!而且周期也长!”陈威廉惊呼。
“先渡过眼前难关。损失的钱,以后让他们加倍吐出来。”张建军语气冰冷,“威廉,你要记住,和怡和这种体量的对手斗,不能只看一城一池的得失。”
“是…老板。”
建材危机刚刚缓解,威尔逊的第二波攻击接踵而至。
这次是针对码头业务。振华航运的一条货船在靠泊九龙仓码头时,被以“手续不全”、“安全检查需时”为由,拖延了整整两天才允许卸货,导致船期延误,赔付了客户一大笔违约金。
“码头的经理说是按新规定办事,咬死不肯放行。分明是威尔逊授意的!”蛇仔明打听消息后回报。
“知道了。”张建军没有动怒。这种小动作,伤不了筋骨,但恶心人。
他让龙五加强了对威尔逊本人的监视,但威尔逊作息规律,安保严密,几乎只在公司、俱乐部和豪宅之间活动,很难抓到把柄。
威尔逊的强势作风,很快在香港商界传开。英资圈一片叫好,认为终于来了个能镇住场面的强硬人物。华商圈则普遍感到压力,担心怡和会进一步挤压华商生存空间。
连利铭泽都特意打来电话提醒张建军:“威尔逊这人,来者不善。背景很深,手段也狠。你最近要格外小心。”
“谢谢利生提醒,我会注意。”
压力之下,张建军反而更加冷静。他深知,越是这种时候,越不能自乱阵脚。
他加大了在九龙仓股票上的秘密吸纳力度,不动声色地增加筹码。
同时,他指示潜伏在码头工会的人,加大力度散播怡和即将“裁员”、“搬迁码头”、“抛弃老员工”的消息,不断煽动工人们的忧虑和对立情绪。
何伯为首的工会态度愈发强硬,几次找码头管理层交涉,气氛紧张。
威尔逊对此似乎并不在意,他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推动那个宏大的码头搬迁和豪宅开发计划上。
据冯永发从故纸堆里翻出的零星信息判断,威尔逊正在组织团队进行密集的可行性研究和资金测算。
风暴正在酝酿。
而此刻的张建军,却做出了一个看似无关的决定。他让陈威廉以昌荣置业的名义,向港府提交了一份申请,请求对九龙城寨及周边区域进行“整体环境卫生和消防安全评估”,并表示愿意承担部分费用。
“老板,这是为什么?现在项目资金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