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既是给足了面子,也是不动声色的警告——我能查到他的债主,也能查到别人。
“张老板,做事很周到啊。”金牙炳缓缓道。
“和气生财嘛。”张建军笑了笑,“另外,有件小事,可能炳叔也有兴趣知道。指使刘阿才来给我添乱的隆盛地产,好像和怡和置地走得有点近。怡和刚出了威尔逊那档子事,现在又想搅混水,我怕到时候溅各位一身泥。”
这话点明了真正的幕后黑手,也暗示了怡和现在的麻烦处境,提醒金牙炳为了一个马仔和一点小钱,卷入怡和与张建军的商战漩涡是否值得。
金牙炳沉默了片刻,盘核桃的速度慢了下来。他混迹江湖几十年,自然能掂量出分量。最终,他哈哈一笑,将信封和礼盒收下:“张老板这个朋友,我交定了。刘阿才那边,我会让他安分守己。北角的事,以后绝不会再有人打扰。”
“多谢炳叔。”张建军举起茶杯。
一场潜在的冲突,消弭于无形。
解决完外部麻烦,张建军立刻将重心转向内部整顿。
他亲自去了趟出问题的电子元件厂。没有开大会,而是直接让周永泉召集了厂里的老师傅和技术骨干,在车间里开了个现场会。
“各位老师傅,建邦收购这家厂,不是要来砸大家饭碗的。”张建军开门见山,“恰恰相反,我是希望各位的手艺能发挥更大的价值,能赚更多的钱。”
他指着车间里那些略显陈旧的设备,“这些机器,很快会分批更换成德国和日本的新式设备。操作新机器,需要新技术。公司会出钱,送大家去培训,去学习。培训期间,工资照发,还有补贴。学成回来,通过考核的,基本工资上调三成,计件单价也提高。”
老师傅们原本带着抵触和疑虑的眼神,渐渐亮了起来。加工资,学新技术,这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但是,”张建军话锋一转,语气严肃起来,“新的设备,新的工艺,就需要新的规矩。以前磨洋工、混日子的那一套,必须改掉。质量必须达标,效率必须提升。愿意跟着公司一起进步的,我张建军绝不会亏待。不愿意的,现在就可以去财务结账走人,我多发一个月薪水当遣散费。”
恩威并施,目标明确。大部分老师傅和技术骨干都选择了留下。他们看到了更好的前景和实实在在的利益。
随后,张建军又从观塘老厂调来了几名得力干将,担任新厂的生产副厂长、车间主任等关键职位,带来了建邦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奖惩制度。
短短一周,电子厂的风气为之一变。生产效率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