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间的古董商人。此人利用其职业便利和复杂的人际网络,频繁接触一些与内地有联系的港商、学者,巧妙地套取信息。
“老板,基本可以确定,这个古董商只是台岛情报网络的一个环节,负责初步筛选和传递。他获取的信息,最终都流向一个加密的死信箱,接收方代号‘夜枭’。”龙五汇报着,调出了一张监控照片,上面是一个戴着金丝眼镜、看起来文质彬彬的中年男人正在浏览文件。
“能确定‘夜枭’的身份吗?”张建军问。
“还在查,对方非常谨慎,从不直接露面。但通过分析死信箱的开启规律和信号溯源,我们大致圈定了几个可能区域,都在港岛的高级住宅区或商业区。”龙五答道,“另外,我们发现这个古董商,最近和怡和旗下一家从事东南亚贸易的子公司经理,有过两次‘偶遇’。”
怡和?张建军眼神一凛。台岛的情报搜集,果然又和怡和扯上了关系!虽然目前看只是单线间接接触,但足以证明怡和并未真正放弃,反而采用了更隐蔽、更危险的策略。
“继续盯死这个古董商和怡和那个经理。我要知道他们每一次接触的细节,传递了什么信息。”张建军下令,“同时,想办法,在不惊动对方的前提下,给那个死信箱里,喂一点‘好东西’。”
“好东西?”龙五微微一顿。
“比如,一份关于内地某个经济特区‘可能即将进行重大政策调整,限制某些高能耗产业投资’的‘内部讨论稿’,或者某位‘即将调任的关键官员对港资态度转向保守’的‘分析报告’。”张建军嘴角勾起一丝冷意,“要做得像真的一样,夹杂在真实信息里,真真假假,才能让他们上当。”
他要反向利用这条情报通道,传递虚假信息,误导对手的判断,甚至引发其内部决策混乱。
“明白!我立刻去办。”龙五眼中闪过兴奋的光芒,这种高水平的反情报操作,正是他最擅长的领域。
安排完这一切,张建军感到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兴奋。商业上的扩张,技术上的攻坚,政治上的周旋,乃至阴影下的博弈,他几乎是在多条战线上同时作战。这极度消耗心力,却也让他感受到一种掌控全局的快感。
他想起北方考察团王副司长临走时那句意味深长的话:“张先生,根深才能叶茂啊。”
根,不仅要深扎在香港的土壤里,更要尝试探入内地更广阔的天地,甚至要具备抵御来自各方明枪暗箭的能力。
他拿起电话,接通了汇丰的詹姆斯。
“詹姆斯先生,关于之前谈的那笔用于深圳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