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却仿佛一双无形的手,在关键时刻总会悄然拂去一些不必要的障碍。张建军心照不宣,只是让龙五以匿名方式,向内地几个贫困地区的教育项目捐赠了大笔资金。
个人恩怨,也到了清算之时。
去年,内地传来消息。那位曾一手将张建军构陷逼离的副部级领导林向东,因其在“七星”项目及其他事项上的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被正式立案调查,其苦心经营的势力网络被连根拔起,最终身败名裂,银铛入狱。消息见报当日,张建军独自在办公室坐了很久,面前摆着一杯早已冷掉的茶。他没有感到快意,只有一种宿命般的平静。时代的洪流,终究会冲刷掉一切污泥。
四合院里的那些故人,易中海早已病故,刘海中、阎埠贵等人听闻林向东倒台和张建军在香港的惊人成就后,惊惧交加,曾试图通过宋卫国传话讨好,被张建军淡淡一句“往事已矣,各自安好”回绝。他们的时代,早已落幕。
“老板,这是北美分公司发来的最新市场分析,他们认为个人电脑市场即将爆发,建议我们提前布局相关外围设备。”龙五的声音将张建军从思绪中拉回。如今的龙五,已是集团安全与信息战略顾问,地位超然。
张建军接过文件,快速浏览。“回复他们,同意立项调研。另外,通知研发中心,可以启动对微型磁盘驱动器和简易打印设备的预研了。”
他始终牢记,技术才是立身之本。
电话响起,是霍英东。
“建军,下个月在北京有个规格很高的经济论坛,那边点名邀请你参加,还要你做发言。这是个信号,好好把握。”霍老的声音依旧洪亮。
“谢谢霍生,我一定准时到。”张建军平静回应。如今的他,已能坦然面对这种级别的场合。
挂了电话,秘书敲门进来:“张董,有位从英国来的记者,说是《金融时报》的,想约您做个专访,谈谈香港工业的未来。”
“安排时间吧。”张建军点头。他知道,建邦的故事,早已超越了自身,成为香港华资崛起、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一个缩影。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张建军没有立刻回家,而是让司机开车,缓缓驶过九龙城寨旧址。那里如今已是一片繁忙的工地,打桩机轰鸣,预示着新的未来。他又让车开到北角,看着自己购入的第一栋旧唐楼如今已是灯火通明的现代化写字楼。
最后,他登上太平山顶。俯瞰脚下这颗璀璨的东方之珠,维多利亚港两岸流光溢彩,勾勒出这个时代最富活力的轮廓。
海风猎猎,吹动他的衣襟。他从一个蒙冤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