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年大将军,确是国之栋梁。”
甄嬛执棋的手微微一顿。皇帝突然提起年羹尧?是何用意?试探?还是感慨?
她稳住心神,落下一子,语气温婉:“臣妾愚钝,于前朝之事不敢妄议。只是常听宫中老人说起,年大将军英勇善战,为我朝立下汗马功劳。想必皇上当年收到捷报时,定然十分欣慰。”
她既肯定了年羹尧的功绩(顺着皇帝的话说),又表明了自己不干涉前朝的态度,回答得滴水不漏。
皇帝看了她一眼,笑了笑:“是啊,欣慰。”便不再多言。
事后,甄嬛立刻将皇帝这番看似无意的话,通过标记诗句的方式,传递给了华妃。
永和宫内,年世兰看到甄嬛标记出的“功高震主”、“鸟尽弓藏”等隐喻诗句时,眼神骤然变冷。
皇帝……终于开始忌惮年家了吗?
她父亲年遐龄早已致仕,兄长年羹尧如今虽仍掌兵权,但圣心难测……这绝非好消息。
甄嬛的提醒,来得及时而关键!
年世兰立刻修书一封,用密语写就,通过特殊渠道迅速送出宫外,提醒兄长务必谨言慎行,收敛锋芒,切勿授人以柄。
做完这一切,她才缓缓坐下,看着甄嬛送来的那本诗集,目光深沉。
甄嬛……她不仅是有才华的花瓶,更有敏锐的政治嗅觉和洞察力。她能从皇帝随口一句话中捕捉到如此重要的信息,并精准地传递给自己……
这个盟友的价值,远超她的预期。
一种难以言喻的兴奋感和依赖感,悄然在华妃心中滋生。她发现,自己似乎开始不仅仅将甄嬛视为棋子或工具,而是真正开始重视她的意见,依赖她的辅助。
这种变化,让她感到一丝不安,却又无法抗拒。
………………
然而,后宫从来不是一帆风顺。
甄嬛的得宠,终究还是碍了某些人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