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场仗打下来,兵士们耗尽了精力,要想彻底缓过劲儿来,不知得休养多少时日才能恢复元气。
更何况,如今府库空虚,连打仗的银子都凑不齐,又拿什么去支撑一场战事呢?
而眼下乌托国提出开设榷场,每年就能有五成的红利进账,大魏疆域如此辽阔,境内的乌托国商人本就不在少数……
文宣帝这么听起来,倒确实是一笔颇为可观的买卖。
文宣帝下意识地侧过目光,看向身旁的徐敬甫。
对于徐敬甫,他心里是全然信赖的。
想当初,若不是徐敬甫在关键时刻鼎力扶持,他未必能如此安稳地坐在这龙椅上,一晃便是这么多年。
徐敬甫只是含笑立在一旁,自始至终没说一句话。
文宣帝见他这般模样,心里顿时便明白了几分,开口说道……
文宣帝求和这件事,朕是能够接受的。
文宣帝只是开设榷场,事关国计民生,非同小可。
文宣帝朕身为大魏天子,一言一行皆系天下,断不可随随便便就给你答复,还是等朕仔细思虑清楚了,再给你一个准话吧。
玛宁布听了,脸上并未露出半分失望之色,反而感激涕零地跪下身去,恭声道……
“谢陛下仁恩。”
他身后的一众乌托使者也跟着齐齐跪下,齐声高呼“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
文宣帝见此情景,心情不由得畅快了许多。
可站在一旁的太子,脸色却有些不太好看。
他不动声色地瞥了徐敬甫一眼,眸底深处的阴冷之意,几乎难以掩饰。
待乌托国的使者们都退下后,大殿之中便只剩下徐敬甫和皇帝二人了。
文宣帝由身旁的内侍小心翼翼地搀扶着,缓缓向后殿走去,一边走一边问道……
文宣帝徐相,依你之见,在大魏开设榷场这件事,究竟可行不可行?
徐敬甫陛下,虽说玛宁布提出愿意分出五成收益献给陛下,但老臣以为,此事还需从长计议,切不可轻下结论。
徐敬甫恭声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