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局的话语很轻,却像锤子一样砸在两人心里。
李怀德低头看着车间地面斑驳的钢印痕迹,喉头滚动了一下。
“怀德打报告,准备扩建厂子吧,这次谁也没有理由从你们这里拿走这些技术。”
楚局的语气淡然,内里却满是坚定。
刘建国和李怀德自然不会怀疑,怀疑也没用。
如果能让楚局做出唾面自干的事情来,那对方的来历绝对不会简单,他们俩担心又有什么作用呢?
于是乎,第二天李怀德便把早已经准备好的报告亲自叫了上去。
三天后,四九城日报头版刊登了轧钢厂成功量产马氏体时效钢的消息,配图是楚局视察车间时与工人握手的场景。
消息传出,全国工业系统为之震动。
马氏体时效钢的量产意味着我国在高强度合金领域实现了自主突破,不再受制于进口限制。
各大钢厂纷纷发函想要交流技术,而轧钢厂则是暂时没有给予任何厂子回复。
军工厂代表更是连夜抵达,洽谈特种钢材供应事宜。
对于军工代表,接待人还是刘建国。
来的人也是老熟人,是以前合作81式枪组的那位赵主任。
在听说了轧钢厂现今没有生产线只有一条,供应能力有限之后,这位赵主任出乎意料的并没有多做纠缠。
也并没有询问是否能够帮助其他钢厂建设生产线的问题,只是和刘建国约定以后要是生产线升级,一定要优先给他们军工部门供应。
对此,刘建国自然是满口答应。
赵主任走后,刘建国站在厂门口望着远去的军车,心中产生了一丝猜测。
照他以前跟赵主任打交道的经验来看,这人肯定不会这么轻易罢休。这回态度变得太突然,怎么想都觉得不太对劲。
刘建国眉头微皱,隐隐觉得这背后或许另有隐情,或是军工系统已掌握某种替代方案,又或是在等待更高层的统筹安排。
他转身回办公室,刚坐下便接到李怀德的紧急通知,上级要求轧钢厂立即封存全部技术资料,等待专项审查组进驻。
李怀德的语气中十分凝重,但却透着一股子喜悦劲头。
刘建国知道这里面肯定是有好事,当下连忙联络技术科科长,按照上级要求封存资料,等待审查组到来。
审查组来的很快,当天下午便抵达厂内,由三位身穿深色制服的专家带队,随行还有两名军方人员。
他们并未多言,直接进驻技术档案室,开始逐项核对数据。
审查持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