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认——此人熟悉太后行猎旧例,且能在劫箱之后,把绳索重新绕回'回'字圈,再剪去尺许,掩人耳目。"
铜炉"当"一声脆响,太后手中铁钳折断。
韩淳"扑通"跪地:
太监"老奴失职!"
太后终于回身,凤眸含笑,却寒意逼人:
太后"韩公公,上月押运,是你点的将?"
韩淳额头触地:
太监"是……可老奴万不敢——"~
太后抬手,止他辩解,望向秦莞:
太后"秦录事,绳在人在,绳断人亡,按律该如何?"
秦莞抬眼,与对方四目相对,一字一顿:
沈莞(秦莞)"回太后——绳未断,人已亡。说明:
沈莞(秦莞)凶手根本不在乎'律',
沈莞(秦莞)他在乎的,是'天罚'二字,由谁写,写在哪。"~
殿中静得落针可闻。
太后忽轻笑,拊掌三下:
太后"好。——哀家给你三日。三日内,你若找出'写天罚'的人,哀家准你入内务府任意调卷;若找不着——"
她弯腰,从炉灰里捻起一块赤红炭,
太后"你便与此绳同罪,如何?"~
秦莞屈膝,声音不起波澜:
沈莞(秦莞)"臣女,接炭。"~
她双手举过头顶,捧住那块仍带火星的炭,转身退出安福殿。
掌心焦肉味起,她却面不改色。
殿外,小斋扑上来:
观中弟子"秦录事!您的手——"
秦莞抛掉炭,拍落残灰,眼底映着宫墙高影:
沈莞(秦莞)"疼是小事。——要紧的是,韩淳急了,太后也急了。"
她侧首,轻声道:
沈莞(秦莞)"小斋,去查三年前'驱雷'课,所有在册内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