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个需要学习、也会犯错的新人乐手。他如饥似渴地吸收着一切,从编曲软件的使用到效果器的调试,从和声的编写到舞台表现力的细微控制。他手指上的茧更厚了,有时练习到深夜回来,浑身都带着汗水和烟味,眼睛却亮得惊人。
沈樊樊看着他一点点褪去偶像工业打磨出的精致外壳,露出内里更原始、更坚韧的棱角,心里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欣慰。
几个月后,老陈告诉他,通过一些私人关系,帮他争取到了一个机会——在一档以“真实”、“不修音”为卖点的小众音乐综艺里,作为飞行嘉宾演唱一首原创歌曲。录制是录播,平台不大,受众有限,但至少,是一个能被更多人听到的、正式的舞台。
录制当天,刘耀文依旧穿着简单的黑衣黑裤,背着他那把已经有些磨损的木吉他。没有华丽的伴舞,没有炫目的灯光,只有一束追光打在他身上。
他站在话筒前,看着台下数量不多、表情各异的观众,深吸了一口气。他看到了站在侧幕条边的沈樊樊,她对他做了一个“加油”的口型。
音乐响起。
他唱的是那首在音乐节唱过的、修改了无数遍的,关于告别与寻找的歌。这一次,他的声音更加稳定,情感更加饱满,吉他弹奏也愈发纯熟。没有炫技的高音,没有设计好的互动,只有真诚的倾诉和从内心深处涌出的力量。
一曲终了。
台下安静了一瞬,随即响起了掌声。比音乐节那次要响亮,要持久。
主持人上台,问了他几个关于音乐创作的问题。刘耀文回答得有些拘谨,却字句诚恳。
“这首歌,听起来和您以前的风格很不一样,是什么促使了这种转变呢?”主持人问道。
刘耀文握着话筒,沉默了几秒,目光下意识地看向侧幕条的方向。沈樊樊站在那里,紧张地攥着手指。
他收回目光,看向镜头,或者说,透过镜头,看向所有可能听到这首歌的人。
“因为……我想唱点真的。”他缓缓开口,声音清晰,“唱点我自己的,真的东西。”
节目播出那天,刘耀文和沈樊樊一起守在电脑前。片尾字幕升起时,沈樊樊侧过头,发现刘耀文闭着眼,靠在沙发上,像是睡着了。
但他的嘴角,带着一个极浅、却无比真实的弧度。
窗外,夜色深沉。
而属于刘耀文的,新的舞台,才刚刚拉开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