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数年,智音决定写下这些故事——从来不为别的,只为了不忘记。那时的她早已回到真正的家乡。
记得刚从曼彻斯特大学毕业那天,一家四口商量着要回家。是的,回家。
曼彻斯特机场的值机柜台前,智音将四本护照递给工作人员:“麻烦办理四张联程票,布列斯特中转,终点吉林。”
机场工作人员“四位都是同行的吗?”
“是的。”智音指尖轻点,“这两本护照的乘客需要挨着坐,”她推开自己和标着“LI SU”的护照,“另外两位随意安排。”
机场工作人员“明白了,马上为您处理。”
尹智音“谢谢。”
飞机爬升时,整座城市在窗外渐渐变小。布列斯特机场里,智音与一个熟悉的身影擦肩而过——是波利阿科。
尹智音“波利阿科,好久不见。”
“确实很久了。”他停下脚步,笑容依旧是那样的温暖,“最近如何?”
尹智音“还不错。你呢?”
波利阿科“老样子。”
短暂的寒暄后,两人点头道别。就在波利阿科转身时,智音突然从手提袋里取出一个细长的盒子:“这个给你。”
盒子里是瓶1989年的黑皮诺。“你居然还记得。”波利阿科接过酒瓶时,指节在标签上停顿了一下。
“保重。顺便代我向令姐问好。”智音至今还记得,波利阿科在某次来信中提到了他有一个姐姐。而他点点头,回了一句“你也是”。
刚回国那几年,一家四口过得并不顺遂,甚至有人在背后指指点点。转机发生在某个午后,邻居家的孩子追逐打闹碰倒了李家的晾衣杆,孩子母亲不仅厉声训斥,更将洗净的衣物叠得整整齐齐送回来。
自那以后,坚冰始融。在许许多多这样的善意里,他们才渐渐找回了故乡的亲切,日子一天天熨帖起来。
再后来,邻里街坊忘记了他们的“曾经”,渐渐熟络了起来。这之中也不乏一些人向李夫妇咨询留学相关事宜。
李夫人“哎,这事我们可不敢乱说。不过我家两个女儿,一个在伦敦政经,一个在曼彻斯特,现在都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