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创伤的应力分布、骨裂走向、以及周围软组织损伤形态,相似度超过百分之九十二。这强烈提示,施加创伤的个体,具备高度一致的行为动力定型。”
马猴的眼角几不可察地抽搐了一下,但很快又恢复了那副油滑的样子:“巧合呗!天下这么大,还不许有两个人打架喜欢往一个地方招呼?”
“巧合?”沈翊拿起另一组照片,是受害者衣物被撕裂的痕迹特写,“撕裂的起始点,用力撕扯的方向,甚至布料纤维断裂的形态……也这么巧?”
他又放下几张图,是现场足迹的推断分析(尽管当时雨水冲刷,痕迹模糊,但沈翊通过残留印记和受害者倒地姿态进行了反推)。“步伐间距,落地时重心的细微偏移,躲避监控的死角选择……这些下意识的行为模式,也一模一样?”
沈翊的问题如同连绵的细针,精准地刺向马猴心理防线的缝隙。他不再纠缠于马猴是否到过北江,而是直接攻击其最核心的犯罪行为Identity(身份认同)——你的“手艺”,出卖了你。
马猴脸上的笑容终于维持不住了,他舔了舔有些干裂的嘴唇,眼神阴沉下来:“你到底想说什么?”
“我想说,”沈翊俯下身,隔着审讯桌,目光如炬地盯着马猴的眼睛,“你在北江有‘学生’,还是……你有‘同好’?”
“学生”?“同好”?这两个词像钥匙,瞬间捅开了马猴某个隐秘的开关。
他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被说中的惊怒,以及……一丝难以言喻的、混合着骄傲与扭曲的兴奋。
“放你娘的屁!”他低吼一声,但语气中的底气却不像刚才那么足了,“老子独来独往!”
“独来独往?”沈翊捕捉到他情绪的波动,步步紧逼,“那你怎么解释,这种连你自己都可能没意识到的、刻在你骨头里的‘签名’,会出现在几百公里外的北江?难道这世上,真有一个和你素未谋面,却连打架习惯都和你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双胞胎兄弟’?”
马猴喘着粗气,胸口起伏,眼神凶狠地瞪着沈翊,不再说话。审讯陷入了僵持。
这时,苏眠轻轻敲击了一下平板电脑,将屏幕转向沈翊,上面显示的是她对两地案件受害者创伤的深度比对分析结果。
沈翊看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他重新直起身,语气变得舒缓,却带着更深的压迫感:
“马猴,你不承认没关系。但法医的证据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