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静与暗涌中继续。
墨兰明显感觉到,赵瑾待她,与在林栖阁时又有所不同。少了几分刻意为之的“讨好”和试探,多了几分自然而然的亲近与……信赖?
他依旧忙碌,但总会抽出时间与她一起用膳,过问她的起居,甚至偶尔会将他看过的、不涉及机要的邸报或闲书与她分享,听听她的见解。他不再将她完全隔绝在他的世界之外,而是允许她,甚至引导她,去了解那个属于齐王赵瑾的、真实而复杂的世界。
墨兰也从最初的警惕、不安,渐渐变得习惯,甚至开始主动去适应。
她发现,抛开那些外在的光环与戾气,赵瑾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学生”。她于诗文典籍上的造诣远胜于他,有时谈及某个典故或评点某篇文章,他虽不擅言辞,却听得极为认真,那双锐利的眼睛里会流露出纯粹的、求知的光芒。
而他于军政实务、天下格局的见识,又是她远远不及的。他偶尔寥寥数语的点评,往往能让她茅塞顿开,看到书本之外更广阔的天地。
他们像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半圆,在试探与磨合中,逐渐找到了可以嵌合的边缘。
这日晚膳后,两人在汀兰水榭外的回廊上散步消食。月色如水,洒在湖面上,碎成万千银鳞。
“过两日,本王需回京一趟。”赵瑾忽然开口道。
墨兰脚步微顿,侧头看他。月光下,他侧脸的线条显得有些柔和。
“京中事务堆积,需亲自处理。”他解释道,目光落在她脸上,“你……在此处等本王回来?”
他没有用命令的语气,而是带着商量的口吻。
墨兰看着他眼底映着的月色,以及那丝不易察觉的……期待?她忽然发现,自己似乎并不想独自留在这空旷的别院里。
“王爷事务要紧。”她垂下眼帘,轻声道,“只是……此处虽好,终究非久居之地。”
赵瑾沉默了片刻,明白了她的意思。她是在委婉地表达,想回盛家了。毕竟,无名无分长久住在别院,于她名声有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