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荣记酒楼。
姜兴尧和周从显不知道萧恕和贺将军已经达成了共识。
收复的这一万七千多人,贺将军不会再插手了。
归地方兵是最好的选择。
但是成王在禹州,没有陛下的御旨,谁也不能开这个口。
所以,趁着贺将军在这儿,归西南军是最优解。
要是西南军不要,还要上书京城,划分归属,再发放文书,既麻烦,又漫长。
近两万人的吃喝拉撒,还会增加定县财政负担。
贺将军端着酒杯慢慢站了起来,“算上出发的时间,本将离营已经大半个月。”
“现在定县之困已解,西南军不可无将,明日,本将将拔营起程。”
拔营起程?
周从显看了眼萧恕,又看了眼贺将军。
“招安人数多达一万七千多人,这么快拔营,怕是着急了些。”
贺将军笑了下,“周大人,这些人西南营暂时容纳不下,这事儿本将便不插手了。”
周从显抿紧了唇,“西南大营不接,难不成再让他们回归山寨吗。”
贺将军,“不止有西南营,还有孟将军的西北营,程将军的边南军,邓将军的怀西营。”
“周大人应当上书陛下,也由兵部划分裁定,最后由定县姜大人发放文书派遣。”
“而不是现在强塞于本将。”
萧恕懒懒开口,“周大人身为禁军统领,怎么不接。”
周从显看向萧恕,“成王殿下这是何意,禁军乃守卫皇城之重任,岂是这些人能进的!”
“这些人?”
厢房的门口传来一个低沉的声音。
“姚某的兄弟虽然粗俗了些,但也当配得起大人口中一个名号。”
所有人转头望过去。
姚正梁站在门口,看了一圈后,视线落在姜兴尧的身上。
随后他移开视线,走进来,在贺将军的对面落座。
“贺将军,好久不见。”
贺将军再次给自己的就被斟满酒,“我和老姚是旧相识,曾经都是孟帅的副将。”
“带兵打仗,我贺文廷这辈子除了孟帅,就服老姚!”
萧恕的眸光微闪,“原来姚兄竟是孟老将军的麾下副将,失敬!”
姚正梁微微颔首,“不敢,姚某落草为寇,往日之姿早不值一提。”
“此次姚某带着兄弟们招安为兵,这些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不为人知的理由为匪。”
“倘若,大人们给他们一个机会,姚某定会给一个满意的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