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袁绍出手帮忙一二,一来为他击退张飞、赵云,二来帮助他堵住黎庶奔逃到辽东的路子。
此中倘若蹋顿纠集各处的乌桓部落,合兵数万北上同刘备相斗,或许能击散刘备窥伺幽州的意图,但蹋顿自认就算赢了刘备,自家想来也折损不小,再者幽州之地本冠着袁氏的名头,非是他乌桓所有。
所故,蹋顿将刘备图谋幽州的消息递到了邺城,指着袁绍出头同刘备交兵,任着汉人去厮杀,他所部乌桓则作壁上观,再等到两边兵疲的时候出手,闷声发起大财来。
为了更好的说服袁绍遣兵助阵,蹋顿向着逢纪、审配等冀州重臣,也是袁绍亲近的臣子,私底下献上了大批金银,单指望逢纪和审配为他说项。
逢纪即是先站了出来,审配适时的接口了一句:“幽州之地,为我冀州北面之屏藩,而刘玄德生于涿郡,于其地大有威望,倘若幽州为刘玄德所得,此将生大害,更甚于秦军。”
“有理。”袁绍不自觉的点了点头。
“不然。”一道反对的声音,打断了袁绍出兵助阵蹋顿的念头。
却见是沮授站了出来,他眉宇紧锁,面色有所不悦的说道:“河北连年征战,仓禀空虚,如今好不容易逢着一个丰年,收上些许赋税粮秣,正好用来西征之用,岂能浪费到蹋顿身上。”
沮授态度坚决,表达了对出兵助阵蹋顿的反对意见:“况右北平、辽西等郡,多为乌桓部落生息之地,权柄为蹋顿所掌控,合该蹋顿自行出力,驱逐刘玄德。”
一方面沮授是对把有限的粮草辎重浪费到蹋顿身上,觉得过于不值当,另一方面沮授则自认为蹋顿作为一介蛮夷,趁着河北大乱,服膺于袁绍,窃据了边郡的权柄,却不愿意为边防出力,一遇难事,就指望着袁绍为他出头,他蹋顿所部乌桓则暗中壮大,这不是一件好事情。
蛮夷,不可轻信也。
抱着华夷之防心思的沮授,对蹋顿这种祸害汉家,壮大蛮夷的手段非常不喜,倘若不是因为现下河北无有余力,他真想请命袁绍,早早枭除蹋顿这等蛮夷中的雄杰,不使蹋顿成为他日疆域之祸。
“沮君所言是也。”田丰拄仗而出,他附和沮授道:“蹋顿于右北平、辽西等地不修德政,乌桓种人每每侵逼汉儿,导致刘玄德微一招诱,黎庶百姓奔之辽东,有如婴儿之望父母,大旱之盼雨露,此蹋顿之过也。”
“此外,以三郡乌桓的兵力,当有数万之众,足可与刘玄德相抗,而蹋顿却求援于明公,盖其人不愿出力也,明公可着令蹋顿召集三郡乌桓,北上同刘玄德对垒,也不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