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晨光总带着几分温柔,透过方一凡家客厅的玻璃窗,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熊饴庭坐在沙发上,面前的茶几摊着方一凡和林磊儿的数学练习册,笔尖时不时在草稿纸上演算——这是他来给两个孩子补课的第三个周末,从最初的生涩磨合,到如今已能熟练地抓住他们的知识薄弱点。
“这里的辅助线不能这么画,”熊饴庭指着林磊儿练习册上的错题,声音温和却有耐心,“你看这个三角形,已知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应该先考虑用正弦定理,而不是急着做辅助线。”
林磊儿点点头,握着笔的手紧了紧,镜片后的眼睛里满是认真。
一旁的方一凡原本还在偷偷转笔,见磊儿听得专注,也连忙凑了过来,把脑袋凑到练习册前,生怕错过关键步骤。
熊饴庭看着两个孩子的模样,忍不住弯了弯嘴角。他还记得第一次来补课,方一凡还带着点少年人的叛逆,总想着用各种小动作掩饰注意力不集中;林磊儿则因为刚到北京,性子腼腆,遇到不懂的地方也不敢主动问。
如今方一凡会主动提出“这道题我还有另一种解法”,林磊儿也会轻声说“熊老师,这个公式我还是不太懂”,这样的转变,让他觉得每个周末的奔波都格外值得。
补完课已是中午,童文洁留熊饴庭吃饭,厨房里传来锅碗瓢盆的碰撞声,方圆在客厅里跟熊饴庭闲聊,话题从孩子的学习转到日常琐事,像对待自家晚辈一样亲切。
熊饴庭捧着温热的茶杯,看着客厅里挂着的全家福,心里涌起一阵暖意——这种烟火气,是他独自在北京打拼时,很少能感受到的。
这样的周末持续了近一个月,直到某个周五傍晚,熊饴庭刚走出学校大门,就被一个熟悉的身影拦住。“熊老师,等一下!”
季杨杨快步走过来,手里还提着刚从赛车场回来的头盔,脸上带着几分少年人的直率,“我听方一凡说,你每个周末都给他们补课?”
熊饴庭愣了一下,随即点头:“是啊,他们俩数学基础稍微弱一点,我帮着补补。”
“那我也要一起。”季杨杨语气坚定,没有